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及驱动因素
2024-03-26分类号:F124.3
【部门】淮阴工学院商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从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五个方面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进行总体及分维测度与评价,并分析驱动因素。研究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整体及分维水平不高,且区域差距较大,尤其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及创新成果维度差距较大,较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整体与分维层级特征明显,除创新环境维度外,其余维度的第五层级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区域,且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空间关联性较弱。人力资源、高技术产业水平、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 创新环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306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SJYB1906)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