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类物种潜在生物可移除量估算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2024-02-04分类号:S937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解决鲸类物种由于寿命较长和低繁殖力及种群丰度难以获得准确的观测和评估等特性,实验采用模拟分析方法预测了鲸类物种丰度变化和人为影响以提升保护鲸类物种的能力。潜在生物可移除量(Potential Biological Removal, PBR)是维持鲸类物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极限死亡量,它由最小种群丰度(N_(MIN))、种群最大净生产率(R_(MAX))和种群恢复因子(F_(R))3个关键参数决定,3个参数值的不同设定会导致极限死亡量估算的偏差或误差。实验通过模拟,考察处于衰减水平状态下的鲸类物种在N_(MIN)、R_(MAX)和F_(R)等参数估算不确定情况下的恢复能力,即在管理目标规定年份中种群是否恢复并保持在最大净生产水平(Maximum Net Productivity Level, MNPL)的可能性。结果显示,针对在当前种群丰度和人为造成的死亡量估计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选择N_(MIN)的第5百分位估计值(5%-N)和F_(R)=0.5的组合,能使处于衰减的种群在80年内恢复资源(高于MNPL)的概率达95%以上。研究表明,可根据种群丰度估计的精确度以及不同的保护目标(如种群恢复时间),调整N_(MIN)和F_(R)的值以确定鲸类物种的极限死亡量,为不同的鲸类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鲸类 死亡量 人为影响 种群恢复
【基金】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管理技术支撑项目(21-005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