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牛蛙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组织病理
2023-12-27分类号:S947
【部门】广西科学院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水产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态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健康养殖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海洋科学院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中国-东盟现代渔业产业技术转移示范中心 田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摘要】为探明2022年5月引起广西南宁某养殖基地牛蛙暴发疾病的原因。本研究从患病牛蛙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实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患病濒死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均分离到单一的优势菌株,将从肠道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命名为NFCF-02,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该菌株携带viaB、ompX、ureE、ureD、ureG、ureF这6种毒力基因,对牛蛙的半数致死浓度为3.12×10~(6) CFU/mL,发病临床症状为肝脏变黄、花肝、肝脏坏死;肾脏充血发红、胃表面有血丝以及肠道呈红色和血脓充塞肠道的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索排列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严重区域肾小管崩解、坏死;脾脏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含铁血黄素、色素细胞增多;肠黏膜脱落,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NFCF-02对新霉素、多粘菌素B、头孢拉定、多西环素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林可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携带gyrA、Sul1等7种耐药基因。研究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牛蛙具有高致病力,可引起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从组织病理学分析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角度确定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牛蛙的致病力,可为养殖牛蛙弗氏柠檬酸杆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牛蛙 弗氏柠檬酸杆菌 分离鉴定 组织病理分析 毒力因子 耐药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2GXNSFBA035521,2022AC20012);; 广西农业科技项目(Z202216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ycytxgxcxtd-2021-08-0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