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无齿鲹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
2024-02-23分类号:S965.8
【部门】广东省水环境与水产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水产病害与水禽养殖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摘要】黄鹂无齿鲹(Gnathanodon speciosus)是一种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鱼类。本文报道了黄鹂无齿鲹的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受精卵孵化条件为:盐度(30.26±0.67)‰、 温度 (24.72 ± 0.32)°C 、 pH值(7.46±0.12)、溶解氧(5.13±0.33) mg/L、光照强度约3 000 LUX。结果显示黄鹂无齿鲹受精卵为透明浮性圆球形,平均卵径764.29 ± 14.74 μm;含单油球,油球平均直径166.32 ± 18.28 μm。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期、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与孵化出膜期8个阶段,再进一步细分成24个时期。受精后18 h 30 min孵化出膜,进入仔鱼阶段(含前仔鱼期和后仔鱼期)。前仔鱼期位于孵化后0-3天,卵黄囊没有完全吸收;后仔鱼期位于孵化后4-20天,卵黄囊完全吸收。初孵仔鱼全长1 520 ± 19 μm,出膜后第6天油球储备耗尽并形成鳔。孵化后第20天,鱼体后脊索完全弯曲,各鳍和消化系统发育完善,体表大量色素沉淀且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仔鱼进入稚鱼阶段。本研究为黄鹂无齿鲹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黄鹂无齿鲹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2030001);; 2023年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省级项目-海水鱼类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研究;; 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智能海洋牧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