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的上海滨海湿地碱蓬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03-08分类号:Q943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上海水域生态环境工程高校研究中心 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为探究上海市滨海湿地碱蓬属植物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本文主要调查和研究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东滩、奉贤区海滩、崇明区东滩等3个滨海湿地11个站位采集的碱蓬属植株种类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经形态学鉴定和基于ITS和matK序列条形码分析的分子鉴定,上海市滨海湿地碱蓬属植物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碱蓬(Suaeda glauca)2个种。(2)仅在崇明岛发现碱蓬,7株样品之间遗传距离为0,表明该群体与外界没有基因交流。(3)崇明、浦东、奉贤盐地碱蓬在ITS和matK序列上均存在2-3个单倍型,遗传距离(<0.05),说明大多数为群体内部遗传变异。奉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d=0.419±0.113,Pi=0.00085和Hd=0.133±0.112,Pi=0.00035),浦东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d=0.629±0.086,Pi=0.00147和Hd=0.475±0.141,Pi=0.00425)。浦东与崇明、奉贤的群体间存在中度分化(0.05< F_(ST) <0.15, P <0.05; Nm >1),崇明与奉贤的群体间存在高度分化(0.15< F_(ST) <0.25,P <0.05;Nm <1)。本研究为上海市滨海湿地碱蓬属植物保护和种群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碱蓬属 遗传多样性 分子鉴定 ITS matK 上海
【基金】上海市海洋局科研项目(沪海科2022-03);;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7YFC0506002);;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MRT202003)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