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影响
2024-03-26分类号:F124.5;X32
【部门】韶关学院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制因实际强度整体较弱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样本期末环境规制的实际强度已迈过拐点强度,继续严格实施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行业结构绿色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拐点强度较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中国区域间环境规制政策非均衡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明显较高,而环境规制拐点强度又较低,即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的距离较大,导致东部地区原本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问题不断加剧。
【关键词】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不平衡 拐点强度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1CY J19;GD17CYJ09)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