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资源错配抑制与中小企业景气提升

2024-01-16分类号:F49;F832;F276.3

【作者】方先明   刘韫尔
【部门】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要】金融歧视下的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这一约束,融合“普”与“惠”的数字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金融资源的诉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都能促进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融资匹配度,由此提升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特别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的提升作用具有“均衡器效应”,景气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更多。为此,应当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助其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功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其发展中的景气度。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融资成本  融资匹配度  中小企业  景气指数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错配视角下江苏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研究”(2020SJZDA04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