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

2024-02-28分类号:F592.7;F327;G127

【作者】王兆峰   陈勤昌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在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思潮下,客观审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为深化表演性理论和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从表演性理论视角切入,以湘西德夯苗寨为考察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划分受访者文本内容,探析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的生成机制。结果显示:(1)舞台设置、角色互动、独自表演和感知距离4项主范畴,共同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生成的核心要素,文章据此构建了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2)旅游者是具有能动性的表演者,其表演行为既包含角色协商和运作一致的角色互动特征,也包括反叛与服从的独自表演特征。(3)感知距离分为心理距离、认知距离,以及个体远离与超越,三者揭示出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生成的深层次因素,影响着旅游者在民族村寨剧场舞台的具身性和认同感建构。最后,文章从增强旅游者游憩体验、加快非遗活化实践、优化民族村寨开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启示。
【关键词】表演转向  旅游表演行为  扎根理论  生成机制  德夯苗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价值补偿标准的测度及机制”(41971188)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