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权实践下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研究——以福建晋江梧林村为例
2024-02-06分类号:K878;D634;F592.7
【部门】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侨乡是海外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揭示其旅游开发前后华侨主体性与地方性变化的过程对于促进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及祖籍地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福建省晋江市梧林侨乡为例,基于“制度-行动-地方”的分析框架,刻画了旅游产权实践下海外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与形成机制。1)旅游开发前后,海外华侨主体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济投入的积极性、情感投入的主动性和文化联结的自觉性转变为经济参与意愿降低、身份自主意识消解和文化建设能力流失。2)侨宅产权对海外华侨主体性的发挥具有价值理性规制和情感隐性调节作用。旅游开发推动侨宅产权关系发生变革,在血缘伦理型流转转变为市场商业型流转的过程中,产权结构中的权力不均衡分布最终导致了差异性的地方主体实践,旅游产权变革是解释侨乡旅游实践中华侨主体性变迁的底层逻辑。3)旅游开发前后侨乡地方性重构是海外华侨与侨眷的互动实践转向不协调的多元主体实践的结果,导致地方性重构呈现“去地方化”趋势。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移民空间实践与地方协商中人地关系动态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侨乡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侨乡 产权实践 主体性变迁 地方性重构 华侨华人旅游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侨乡旅游社区重构赋能华侨华人祖地认同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3BGL17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