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产社会化理论及其整体协调观——兼论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11-05分类号:F014.1;F124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从理论上更全面、正确和系统地认识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策略的必要性、重要作用和意义。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生产为基础,研究了生产—分配—流通的资本运动过程,揭示了生产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把握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明确规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并对二者的具体方面作了要求,为在整体上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协调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生产社会化理论出发,新阶段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根据生产部类与生产条件的运动规律调整生产结构、根据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运动规律调整分配结构、根据经济内循环和内外循环的运动规律调整流通体系。
【关键词】生产社会化理论 整体协调观 系统观念 中国式现代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2&ZD05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字化时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新问题研究”(22JZD006)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