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股权质押的价值辩护:基于商誉的视角

2023-10-07分类号:F832.51;F275

【作者】赵宜一   郑登津   宋子威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借鉴“薪酬辩护”理论,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时有动机进行“价值辩护”,即为取得高融资额而向质权人证明质押股份的潜在高价值。溢价并购是提升市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并购商誉的计量属性代表着被并购资产未来的预期价值,那么,控股股东是否以此为股权质押提供辩护?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公司存在商誉时更可能进行股权质押,商誉是股权质押的一个辩护理由。特别是,在信息环境更差、控股股东权力更大和并购动因为掏空的公司中,控股股东借助商誉进行股权质押的行为更加普遍,且商誉在后续更容易出现减值,说明控股股东是将商誉作为股权质押的伪辩护而非正当辩护。基于价值辩护的内部需求、外部环境和质押资金流向的检验也一致证明了上述伪辩护行为。此外,相对于银行质权人,券商质权人对上述伪辩护行为的风险防范程度更低。上述结论说明,“高商誉”和“高质押”的“双高”风险与控股股东的套利行为和现行的商誉准则、股权质押监管规定不完备有关。因此,在规范并购商誉确认原则的同时,强化股权质押行为的事前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股权质押  价值辩护  商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小城镇的转型发展与治理研究”(7183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组织嵌入与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决策:需求、渠道与后果”(7180220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京津冀一体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的视角”(923202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世界级大城市缓解通勤的政策组合及对上海的借鉴研究——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2018BJB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财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