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2个香蕉品种采后生理和后熟期品质的影响
2023-09-21分类号:S668.1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目的】明确低温对不同香蕉品种采后生理和后熟期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越冬挂果香蕉果实品质及提升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饱满度7成的宝岛蕉和桂蕉6号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经低温((6±0.5)℃)处理48 h(T1、T2),以常温((22±0.5) ℃)处理为对照(CK1、CK2),在相同催熟条件下,比较分析低温处理对2个香蕉品种后熟过程中果皮外观色泽、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果实内在品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后熟第3、5、7天,T1处理果皮亮度(L值)均显著高于T2处理(P<0.05,下同),分别高19.7%、22.6%和67.7%,并且T1和T2处理果皮L值显著低于CK1和CK2处理。后熟第3天,T2处理果皮色度(H值)比T1处理显著低9.4%,此时T2处理果皮开始褪绿,2种处理条件下宝岛蕉(T1、CK1)果皮转色均较桂蕉6号(T2、CK2)晚2 d左右。后熟过程中,T1和T2处理果皮PPO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后熟第3和第5天,T2处理果皮P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22.6%和13.1%。后熟第3天,T1处理果肉硬度比T2处理显著高30.1%;后熟第1和第3天,CK1果肉硬度比CK2分别显著高37.4%和30.0%,T2处理和CK2果肉硬度比T1处理和CK1下降快;随着成熟进程的推移,各处理香蕉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T1和T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长速度及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速度均比CK1和CK2显著减慢,T1处理与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后熟进程中,T2处理细胞膜透性显著高于T1处理、CK1和CK2。【结论】低温对桂蕉6号果皮颜色褐化程度及细胞膜透性增加的影响比宝岛蕉更显著。在2种处理条件下,宝岛蕉果皮褪绿转黄、果肉硬度下降均比桂蕉6号晚2 d左右,宝岛蕉贮运品质更佳。低温对2个香蕉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果皮颜色 采后生理 内在品质 细胞膜透性 低温 香蕉
【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206809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GXNSFBA075045,2022GXNSFAA03554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