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舒适物空间格局的新型城河共生模式研究——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例
2023-09-06分类号:G127;F592.7
【部门】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 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价值与旅游休闲功能持续提升,大运河与沿线城市逐步形成新型城河共生模式。文章运用核密度计算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文化舒适物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河共生模式基本特征,测度影响新型城河共生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运河沿线城市整体文化舒适物聚集区呈“北部极化,南部聚集,其余地区多节点散布”的空间分布形态;大运河沿线75%城市的文化舒适物聚集区与大运河河道位置存在相关性,这一现象在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沿线尤为突出;新型共生模式可划分为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模式3种类型;从省(市)域层面看,北京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城河共生模式为一体化共生模式;在影响城河共生模式的诸多因素中,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和旅游收入4项指标对大运河文化舒适物分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新型城河共生模式 文化舒适物 核密度 地理探测器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旅游地理想象与游客情感体验的大运河‘城河共生’场景重构”(42071193);“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机制及协同响应模式研究”(41871141);“古镇居民旅游参与的‘情感-行为’分异与情感空间建构研究”(41701162);; 2023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课题、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东吴智库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广益家艺小镇地方品牌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