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空间结构的多极化变迁
2023-10-12分类号:F113.1;C964
【部门】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才集聚,以此带动创新资源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对我国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挖掘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数据,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化变迁特征,即少数中心国家(包括美国、德国、中国等)越来越重要,而多数外围国家逐渐边缘化。针对上述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迁移模型,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发明人才流动存在互惠性、路径依赖效应、聚敛效应、传递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内生机制,这些内生机制推动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多极化趋势。此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影响着发明人才的流动选择,是多极化变迁中极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培育与创新中心国家的双向人才流动渠道,降低研发人员迁移成本,以优势高技术产业为抓手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高地。
【关键词】发明人才流动网络 多极化 空间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差异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理与突破路径研究”(22&ZD093);;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专项重大研究课题“长三角实践创新中国发展经济学:从产业集群到技术集群”(CYD2022006)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