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是丹麦?——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路径选择
2023-10-15分类号:F353.4;K26;F329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曾经尝试借鉴丹麦经验,丹麦合作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土地改革和民众教育。土地改革后的自耕农成为合作事业的主体,不过,这项变革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策动,在当时的中国,此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且因中国土地权益错综复杂,以及土地承载了不可估量的伦理和情感价值,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困难重重。至于民众教育,丹麦民众学校以“最大的是爱”为训,将爱己、爱神与爱邻人统合在一起。在实际生活的教育中,在“家庭化”的氛围里,乡村青年过的是有爱的团体生活,也为离校后从事农村合作做足了准备。与之不同,我们的民众教育则从“人生有情”的民族精神出发,激起乐生之心。乐生之后才有乐群(合作精神)、乐业(合作事业),个人无所计较,不顾得失,合作乃人生情谊之乐。
【关键词】丹麦 合作 自耕农 爱 乐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