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群岛黄斑篮子鱼与云斑海猪鱼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2023-10-27分类号:S931.1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西沙岛礁渔业生态系统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摘要】黄斑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是万山群岛的优势鱼类。为探究万山群岛优势鱼类的营养结构特征,掌握优势鱼类资源竞争关系,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对黄斑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展开营养生态位研究并计算了两个种群的营养结构指标。结果显示,黄斑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的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9.15‰~14.09‰和10.34‰~14.60‰,δ~(13)C值为-19.87‰~-14.54‰和-18.16‰~-15.60‰,平均营养级为3.05和3.30。δ~(13)C-δ~(15)N营养生态位结构分析表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关系,黄斑篮子鱼营养生态位宽幅和营养结构多样性均高于云斑海猪鱼,食物来源更广泛,对资源的竞争与利用能力更强。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两个种群体长与δ~(13)C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δ~(15)N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黄斑篮子鱼的体长与δ~(15)N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云斑海猪鱼的体长与δ~(15)N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两种鱼类的食性均随个体发育而发生转化,黄斑篮子鱼趋向高营养级饵料生物,云斑海猪鱼趋向低营养级饵料生物。研究表明,黄斑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分别在90~100 mm和100~110 mm体长范围出现营养生态位宽幅急剧升高,而这刚好处于二者初次性成熟体长或性逆转体长附近,推测两种鱼类在性腺发育成熟时期食性发生转变。本研究揭示万山群岛两种优势种的营养生态位特征,对种群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容量的评估具有支撑作用。
【关键词】黄斑篮子鱼 云斑海猪鱼 稳定同位素 竞争 共存 珠江口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204,2019YFD0901201);;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B151512006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1001);;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2019B030302004-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1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SD04,2019TS28)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