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浙江南部近海前肛鳗摄食习性及营养级分析

2023-09-15分类号:S931

【作者】杨蕊   魏秀锦   韩东燕   赵静   叶深   高春霞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为了解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的摄食习性及营养级状况,基于2016年浙江南部近海的底拖网渔业调查,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该海域前肛鳗的摄食生态学及其随季节和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前肛鳗δ~(13)C范围为-16.17‰~-14.73‰,平均值为(-15.19±0.31)‰;δ~(15)N范围为11.56‰~13.40‰,平均值为(12.42±0.45)‰,局部多项式回归显示δ~(13)C、δ~(15)N比值随个体发育呈上升趋势;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前肛鳗不同发育阶段δ~(13)C值差异不显著(P>0.05),δ~(15)N值差异显著(P<0.05),不同季节间δ~(13)C和δ~(15)N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计算得出,前肛鳗不同发育阶段各饵料类群的食源贡献率随肛长增长而发生变化,平均营养级较高的饵料生物平均贡献率随个体生长发育呈增高趋势;4)前肛鳗摄食存在季节差异,春秋两季除其他虾类的平均饵料贡献率高于夏冬两季外,其他5种饵料类群的平均饵料贡献率均低于夏冬两季;5)前肛鳗营养级随肛长增加而升高,其中肛长范围为81~90 mm的前肛鳗营养级最高,平均营养级为4.20±0.15,而肛长范围为51~60 mm的前肛鳗营养级最低,平均营养级为3.98±0.12。通过探究前肛鳗不同发育阶段和季节的食性和营养位置变化,可为今后开展基于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网营养结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前肛鳗  稳定同位素  饵料贡献比例  营养级  浙江南部近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72,41906074);; 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210021);; 温台渔业资源专项调查项目(158053)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