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综合比较
2023-10-15分类号:S54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林业和草原工作站 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为在新疆伊犁昭苏盆地筛选出综合生产性能较优的一年生豆禾混播草地,分别以毛苕子(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苕子+小黑麦(Triticale)、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燕麦和箭筈豌豆+小黑麦按豆禾牧草异行混播(豆科牧草:禾草为1:1、2:1、3:1和4:1)的方式建植栽培草地,将牧草产量、牧草营养产量、相对饲用价值和种间相容性作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混播方式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毛苕子+燕麦在1:1混播时具有较高牧草产量、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和磷(P)产量;毛苕子+小黑麦和箭筈豌豆+燕麦均在3:1混播时具有较高的CP产量、EE产量,或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及较高的P产量;而箭筈豌豆+小黑麦在1:1与4:1混播时生产性能相似。2)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箭筈豌豆+燕麦在3:1混播、箭筈豌豆+小黑麦在2:1混播、毛苕子+燕麦在1:1混播和毛苕子+小黑麦在4:1混播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性能。因此,在评价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相似性;箭筈豌豆+小黑麦2:1和毛苕子+燕麦1:1的豆禾异行混播方式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性能,适宜在昭苏盆地推广示范。
【关键词】混播草地 混播比例 种间相容性 相对饲用价值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监测及科技支撑”项目(XJCYZZ202006);; 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新疆荒漠化地区自然恢复潜力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推广”(2022B03030);;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404)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