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对翘嘴鳜肠道组织结构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09-13分类号:S965.199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为探究配合饲料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肠道组织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养殖8周的活饵组和饲料组翘嘴鳜肠道组织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并比较了免疫酶活性和炎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饲料组前、中、后肠绒毛长度分别比活饵组降低了57.41%、47.95%和35.13%,隐窝深度分别比活饵组上升了33.68%、57.19%和95.18%,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分别比活饵组降低了68.35%、67.86%和64.67%,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活饵组增加了62.72%、100.05%和85.10%。饲料组前、中、后肠的SOD、CAT和LYS活性与补体C3和lgM含量均低于活饵组,但差异不显著。饲料组前肠、后肠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活饵组;前、中肠IL-10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活饵组;前、中、后肠IL-4、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活饵组。结果表明,与活饵组相比,翘嘴鳜配合饲料投喂组肠道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免疫功能下调,肠道健康受到不利影响。
【关键词】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肠道结构 免疫指标 炎性基因
【基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6)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