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一株黄颡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2023-09-13分类号:S943

【作者】靳洪振   王玲玲   吴亚鑫   彭康尧   袁汉文   雷连成   张付贤
【部门】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摘要】为探明湖北荆州市某养殖基地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烂身、腹水为主要症状且持续性死亡的确切病因,本研究对患病黄颡鱼进行了病原筛查,从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命名为Et-4。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t-4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携带esaV、fimA、gadB和katB四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分离菌株Et-4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的症状,并能从病鱼中再次分离出该菌,证实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引起此次黄颡鱼持续性死亡的致病原;分离菌株Et-4对黄颡鱼的LD_(50)为3.9×10~6 CFU/g,结合毒力基因谱判定其为弱毒株。分离株Et-4携带耐药基因tet A、sulⅠ和add A1,对头孢类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敏感;对四环素类、青霉素类、万古菌素等耐药;中药抑菌实验表明乌梅和丁香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t-4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药敏实验  中药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CF314);; 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HBHZD-ZB-2020-005);; 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T202003)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