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2023-11-15分类号:X171.5
【部门】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总抗氧化(T-AOC)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和吸附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6 h内Cr~(6+)各浓度组均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中3 mg/L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57.32%,96 h-IC_(50)为2.067 mg/L。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呈现一致性,3 mg/L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6.60%。藻细胞胞内多糖和TP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诱导了ROS含量的升高,3 mg/L浓度组ROS水平为对照组的6倍,MDA含量呈现相同趋势。此时藻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抗氧化体系受到激活,T-AOC、T-SOD、PCs和GSH酶活性在3 mg/L浓度组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89倍、3.4倍、6.37倍和2.35倍。低浓度0.1 mg/L时重金属吸附率最高,高达76.00%。
【关键词】重金属铬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急性毒性效应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活性
【基金】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KFT202006)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