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异质性及形成机理
2023-09-26分类号:TU982.29
【部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场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文章选取三批次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区位上为“上散中聚下疏”的特点,空间密度呈“一核心、两次核心”的分布形态。(2)分批次看,三批次的空间密度特征差异显著,从第一批到第三批,长江上游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断增多。(3)空间族际特征,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多民族共生格局。(4)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影响,其时空分异是“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人地系统下的一种和谐共生状态,表征着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长期形成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长江流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空间异质性 形成机理 多民族共生格局 地理探测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MZ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MZ024);;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22023);;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Y052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重大课题(2023YNDXXJ0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