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天蛾养殖过程中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23-10-10分类号:S899.9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豆天蛾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在养殖过程中,幼虫极易遭受病原真菌的侵染。为明确豆天蛾病原真菌种类,本研究采集了饲养过程中的僵虫,先根据症状初步分类,再从僵虫上分离、纯化真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浸渍法验证菌株对豆天蛾4龄幼虫的致病性。共分离、鉴定了6个真菌菌株,分属于5个属,包括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1株(BbDd01)、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1株(MrDd02)、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1株(PlDd04A)、环链虫草(Cordycepscateniannulata)1株(CcDd04B),以及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1株(AfDd03)和杂色曲霉(A. versicolor)1株(AvDd05)。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罗伯茨绿僵菌、淡紫紫孢菌和环链虫草菌对豆天蛾幼虫的致病力高,而黄曲霉和杂色曲霉这2个菌株的致病力较弱。本研究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罗伯茨绿僵菌、淡紫紫孢菌和环链虫草菌是豆天蛾的致病真菌,而黄曲霉和杂色曲霉则是豆天蛾的机会性致病菌。本研究将为豆天蛾饲养过程中病害防治提供借鉴,以促进豆天蛾饲养产业发展。
【关键词】豆天蛾 规模化养殖 病原真菌 致病性
【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10387)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