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PeERF1基因提高转基因银腺杨84K耐旱性研究
2023-10-15分类号:S792.11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目的 ]分析PeERF1基因在胡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和PeERF1转基因植株抗旱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抗旱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胡杨为材料进行20%PEG6000模拟干旱(0、12和24 h)处理,对胡杨PeERF1基因进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以非转基因(WT)、过表达35S::PeERF1转基因植株(PE)、显性抑制35S::PeERF1-SRDX转基因植株(SE)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对照组,20%)处理WT、PE和SE模拟干旱胁迫,并对其进行表达模式、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PeERF1基因在胡杨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茎和根。在正常状态下,转基因植株和WT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变化不大。在20%PEG6000处理后,PE转基因植株比WT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态,PE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CAT和POD含量高于WT,PE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低于WT。而SE转基因植株则表现出相反的性状。[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干旱胁迫下,PeERF1基因转基因植株生长状态、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等相关生理指标均发现显著变化。PeERF1对转基因杨树响应干旱起到了正向调控的作用。
【关键词】银腺杨 转基因 干旱胁迫 生长性状 生理指标
【基金】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2022ZD04015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2200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797)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