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演进及其形成机制
2023-10-27分类号:F124.7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摘要】运用熵权法测度2006—2019年我国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借助传统和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究民生发展城乡差距的动态演进特征,并从结构视角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及四大区域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呈下降趋势,表征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全国及东西部地区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分别呈“多极—单极”与“多极—两极”分化的演进轨迹,中部和东北地区则呈两极分化趋势。除东部地区民生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表现出“俱乐部趋同”外,其他地区均呈“向下转移”趋势。全国及东西部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结构视角下,全国及东北地区民生发展城乡差距水平的极化趋势由人民生活差距决定,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由生态建设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决定;人民生活差距是全国民生发展城乡差距水平转移的主要成因,而各区域长期转移的形成机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关键词】民生发展 城乡差距 共同富裕 动态演进 Kernel密度估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Y19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格局及协同提升路径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