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暗针叶林林冠空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001-11-20分类号:S758.5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华大学林学院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029 吉林132011
【摘要】长白山暗针叶林实际林隙面积大多小于 80m2 ,扩展林隙面积主要集中在 5 0m2 ~ 2 0 0m2 之间(75 %左右 )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 ,平均林隙面积变小 ,每公顷林隙数量有增加的趋势。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形成的类型主要是掘根风倒、干基折断和掘根风倒形成的 ,分别占 3 4 %和 3 0 .6%。风干扰是长白山暗针叶林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暗针叶林每个林隙内林隙形成木的数量以 2株~ 3株居多 ,共占林隙总数的 61 % ;并且每个林隙内林隙形成木的数量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减少趋势。林隙形成木主要由云杉、冷杉等树种组成 ,其中云杉所占比例为 62 % ;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
【关键词】暗针叶林 林冠空隙 干扰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项目; “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CX10G C0 0 0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9970 613 ); 中国科学院“九五”特别支持项目 (KZ95T 0 4 0 2 0 8)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