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北方冷凉地区多元化全程性果树园艺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2023-11-16分类号:S66-4;G642

【作者】秦嗣军   陶泽   李春灏   佟兆庆   吕德国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摘要】作为培养园艺相关专业人才的主体单位,高等农业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拓展园艺专业视野、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受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场地、基地远近、地域气候以及实践课程内容、学时、天气状况及园艺植物物候期等多种因素限制,实践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尽管虚拟教研室、云端课堂等现代技术逐步用于辅助实践教学,但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园艺专业来说,大学生缺乏实地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经历,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沈阳农业大学在校园内仅北山教学科研基地就有100公顷,其中包括果树基地15公顷,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团队结合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沈阳)等国家、省市平台运行管理,始终坚持多元化全程性果树园艺基地建设,收集保存了落叶及主要常绿果树,坚持开展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创新相结合,培养园艺专业本科生、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果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果树园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利用温室等设施积极开展南果北种等实践创新活动,使大学生在课余之际能学习了解柑橘类等常绿果树的生物学习性及基本生产技术,拓展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为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及日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南果北种  园艺  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
【基金】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2021-71);;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yjs-42)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