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2023-11-30分类号:S917.4

【作者】张建春   孔杰   曹家旺   谭建   代平   孟宪红   罗坤   傅强   陈宝龙   刘东亚   邢群   隋娟   栾生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生产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的繁殖性能表现出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一个生产周期中雌虾产卵频次为繁殖力指标性状,以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雌虾为研究对象,对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成熟期)进行组织学观察。针对在前期选择清除分析中筛选到的繁殖候选基因TRX2、PARD3、PLCβ4和RER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次分析比较它们在高、低繁殖力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卵巢、眼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低繁殖力雌虾卵巢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无法发育至成熟期,高繁殖力雌虾卵巢在卵黄颗粒的形成和积累、皮质棒形成等关键过程的速度要快于低繁殖力雌虾。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在卵巢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TRX2、PLCβ4和RERE基因在高繁殖力组卵巢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繁殖力组卵巢(P<0.05),4个基因在高繁殖力组成熟期卵巢中均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期的眼柄组织中,低繁殖力组中TRX2、PARD3、PLCβ4和RERE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高繁殖力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基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雌虾繁殖力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繁殖  卵巢  组织学  基因  表达模式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抗偷死综合征凡纳滨对虾新品种选育”(2022YFD24002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6);; 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YSPTZX202104);; 恒兴南美白对虾育种中心(2021E0503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8);; “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2022SDZG01)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