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农户生计脆弱性及形成机理探究——以陕北佳县为例
2023-09-25分类号:F323.6;F323.8
【部门】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以黄土高原佳县为例,探究区域农户生计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及生计脆弱性形成机理。[方法]根据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采用贡献度模型与灰色关联模型探究生计脆弱性形成影响因子,并据此解析区域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形成机理。[结果]中度及高度脆弱性乡村占样本村的70.00%,研究区农户生计脆弱性整体较高,在空间上呈现北部,特别是东北部地区以及交通干线沿线低,其它地区高的特点;适应能力、暴露度和敏感性三个维度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贡献度分别为43.51%、34.25%和22.24%,适应能力维度对区域农户生计脆弱性的贡献度与其它两维度相比较大,教育压力、医疗压力、灾害频率、抚养比、农业收入比重、负债情况、耕地质量、林果比重、人均收入等是各维度促进农户生计脆弱性形成的主要指标;自然条件、位置条件以及交通条件与生计脆弱性的整体关联度分别为0.72,0.71和0.73,交通条件与自然条件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强于位置条件,等效道路密度、距河流距离、距县城中心距离、地表起伏度、内部连通度等是农户生计脆弱性的主要区位影响因子。[结论]研究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农户生计特点及乡村所处区位条件均对生计脆弱性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是区域环境、产业经济特点以及思维观念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生计脆弱性 区位条件 影响因子 形成机理 佳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恢复力重构与多利益主体适应——以陕西省佳县为例”(42001202);; 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课题“太行山区乡村转型发展与农户生计演化互馈机理”(校2023006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