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2001-04-25分类号:S793.602
【部门】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昆明650224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根据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中国沙棘无性系跟踪挖掘和测定 ,比较分析了无性系生长格局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分株的树干和叶片生长 ,萌蘖根分枝强度高但隔离者长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 ,这样有利于无性系对已占据生境的巩固和利用。在较低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隔离者和根系的生长 ,结果形成了较长的隔离者但萌蘖根的分枝强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从而促使无性系尽快超过不利的微生境斑块、提高分株生长于有利生境斑块的概率 ...
【关键词】中国沙棘 无性系生长格局 生物量分配 生态对策 毛乌素沙地
【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96 -0 0 7-0 1-0 1-0 4)的部分内容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