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产性收入——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共同富裕交汇处的微观映射
2023-10-25分类号:F323.8;F299.2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促进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现实问题。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数据,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视角切入,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财产性收入的相关影响与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分为初始(身份转换)与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身份转换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质量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可以进一步强化身份转换对财产性收入的正向效果。采用工具变量与两步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利用多种模型展开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在较低的落户门槛区域以及老一代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显著;针对较高的落户门槛与高技能劳动力群体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产性收入产生抑制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提高财产性收入的路径为金融素养的强化与方言距离的缩短,其底层逻辑则可归咎于“学习效应”与“交流效应”的提升。进一步讨论发现,注重跨省流动中的行业分割状况,有利于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财富差距扩增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结论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提高财产性收入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财产性收入 共同富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编号: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四省藏区农牧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编号:20BJY14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决策动因、行为决策及效应评估研究”(编号:22YJC630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