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自然恢复15年来的变化
2001-01-25分类号:S718
【部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四川省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洪雅614374 四川省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洪雅614374 四川省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洪雅614374
【摘要】在瓦屋山定位研究了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次生群落 1 5a来各乔木种群组成及其重要值、密度、大小结构、高度结构和材积生产力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自然恢复过程中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乔木层物种组成变化明显 ,有 1 1种从群落乔木层消失 ,也有 1 0种出现 ,乔木层树种多样性 (丰富度 )基本保持动态平衡和发展 ;优势种地位保持不变 ,但次优势种地位得以加强 ;群落结构变化较大 ,突出表现为种群密度、胸径和树高分布格局的变化和立体空间的分化 ,群落由单优或双优种向双优或多优势种发展 ,由单一乔木层向多层次立体结构发展 ,空间加厚 ,群落更复杂、稳定性增强。乔木种群平均高生长速度在 2 4~ 4...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自然恢复 种群动态 种群结构 材积生产力
【基金】中国科学院“9.5”重大基金资助项目! (KZ 95 1 B1 110 ) ; 中国科学院西南创新基地经费; 成都地奥科学基金;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资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