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水稻幼苗期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2023-09-22分类号:S511

【作者】郭慧   李树杏   甘雨   张宏伟   郝留根   杨占烈   向关伦   王珍珍   易崇粉
【部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明低温胁迫下水稻生理及基因动态变化规律,解析水稻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为筛选适宜的耐冷性水稻品种及水稻耐冷性遗传改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427(强耐冷型)、日本晴(耐冷型)和9311(冷敏感型)3个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表型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4℃低温胁迫对其表型、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低温胁迫响应基因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富集通路。【结果】强耐冷性水稻品种P427对低温表现较强的适应能力,低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低温处理前、低温处理3 d和恢复生长3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9.64 μg/g、29.30 μg/g和27.96 μg/g;在低温处理1 d、3 d、5 d时且电导率最低,依次为10.39%、13.08%和17.04%,膜系统损伤最小;不论耐冷品种还是冷敏感品种,在低温诱导下大量低温响应基因发生表达变化,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持续增加,但P427特有的DEGs数量则呈下降趋势,从2408个降至1717个。P427低温处理1~3 d时只有576个特有基因一直在差异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低温处理后P427特有的DEGs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不同耐冷性品种其耐冷响应基因及调控机制可能存在差异,P427存在一套有别于日本晴和9311的低温胁迫响应基因。苗期水稻低温胁迫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氨酸代谢影响较大,P427可能通过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及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上的基因响应苗期的低温胁迫。
【关键词】水稻  转录组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自然科学)“水稻转录因子OsWRKY70参与水稻应答冷胁迫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研究”[黔科合基础(2020)1Z020];;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水通道蛋白OsPIP1,3响应水稻冷胁迫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研究”(32260525);;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山区特色优质稻新品种选育”[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8];;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农作物和食用菌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5]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