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TIFA和TRAF6蛋白的分子特征及其基因在免疫器官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2023-12-04分类号:S858.31
【部门】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明确鸡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相互作用的具有叉形头相关结构域蛋白(TIFA)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分子特征及其基因在鸡免疫器官中的表达特性,为后续深入研究TIFA和TRAF6相互作用调控家禽病毒NDV复制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结合,通过分析鸡TIFA和TRAF6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氨基酸同源性和结构域保守性及其在1~6月龄白来航鸡和新城疫病毒(NDV)感染SPF鸡后第3天至第5天的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分别检测鸡免疫器官中TIFA和TRAF6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研究鸡TIFA和TRAF6蛋白的分子特征及其基因在免疫器官中的表达特性。【结果】鸡TIFA和TRAF6蛋白分别含有187个和545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约为21.8 kDa和61.9 kDa,其二级结构均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鸡与火鸡TIFA和TRAF6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3%和98.2%),而与猪TIFA及小鼠TRAF6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最低(分别为51.1%和74.7%)。同时,鸡TIFA蛋白的FHA结构域及TRAF6蛋白的RING、Zinc finger和MATH结构域均在禽类中保守性高。RT-qPCR分析结果表明,鸡TIFA和TRAF6基因在1~6月龄鸡免疫器官中均存在表达,但以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47.94和10.84),而在法氏囊中最低(为8.08和2.01),其中,TIFA基因在1月龄鸡免疫器官中表达量最高(为22.15),在6月龄时最低(为1.11),呈先减后增再减趋势,整体表达趋势呈倒“N”型模式;TRAF6基因在4月龄鸡免疫器官中表达量最高(为7.13),在5月龄时最低(为1.05),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趋势,整体表达趋势呈“W”型模式。在NDV感染SPF鸡后的免疫器官中,TIFA和TRAF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TIFA基因在第3天的鸡脾脏、第4天的鸡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表达量最高,而TRAF6基因则在第3天的鸡脾脏、第5天的鸡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鸡TIFA和TRAF6蛋白在禽类中的保守性高,两者在不同月龄鸡和NDV感染鸡的免疫器官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水平和表达变化趋势,其参与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可能在抵抗NDV感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鸡 TIFA基因 TRAF6基因 免疫器官 新城疫病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城疫病毒M蛋白与转录调节因子BRD2互作调控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31960698),“新城疫病毒M蛋白核定位信号突变影响病毒复制增殖的作用机制”(31760732);; 贵州大学培育项目“新城疫病毒M蛋白第247位赖氨酸泛素化修饰的功能研究”[贵大培育(2020)14号]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