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黑土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影响因素
2023-05-25分类号:F327
【部门】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
【摘要】【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表征了区域农作物的面积组成和空间布局状况。深入解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地面调查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获取了2015—2020年内蒙古黑土区主要作物种植情况及结构特征数据,利用丰富度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解析,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熵值法量化了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主导因素。【结果】(1)2015—2020年,内蒙古黑土区农作物种植类型以玉米、大豆、小麦为主,水稻、马铃薯及其他农作物占比较小。其中,玉米种植比例最大,各年占比均在50%以上。研究时段内,玉米和大豆种植比例均呈逐年增加态势,而小麦种植比例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种植结构类型较为丰富,2020年丰富度指数达66.67%。近半数旗县以单一玉米型种植为主,组合型种植结构的旗县较少。(3)生产价格指数和降水是影响种植结构的主导因素,权重分别为0.457和0.350;气温、地形因素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较小。【结论】粮食价格和种植收益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种植意愿。因此,借助种植补贴等政策措施提高种植收益进而激发农户种植意愿,可能是内蒙古黑土区实现“减玉米增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及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种植结构 丰富度指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内蒙古黑土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69);;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GG010);;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