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变化格局及影响机制
2023-04-25分类号:F301.2;C924.2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目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协同社会发展、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议题。科学认知县域人口流动分异下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耦合规律、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完善多尺度多层次配置机制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借助GIS空间分析与计量经济模型,解析县级尺度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变化格局、耦合类型及影响机制,探究区域城乡协同的集约用地应对路径。【结果】(1)2009—2018年京津冀人口增长格局向京津中心城市外围区县和河北中心城市集中;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区主要位于京津廊道市县及河北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建设用地增速持续下降。(2)京津冀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平均下降323人/km2,85.2%的研究单元出现下降,大幅下降区集中在河北中心城市外围市县;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耦合类型以收缩粗放型为主,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矛盾。(3)人口流动和工业化模式显著影响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变化;而受二元制度约束,城镇化率提高的节地效果还不显著。【结论】京津冀县级单元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关系差异明显,河北非中心城市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压力增大,亟需创新省市县多尺度协同机制,健全城乡多层次闲置土地利用政策体系。
【关键词】人口变化 建设用地变化 建设用地人口密度 耦合类型 影响机制 京津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2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JY1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3TC049)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