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气候平均态和极端态变化对东北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2023-05-16分类号:S162.53;S513

【作者】张文婧  赵锦  崔文倩  黎满耀  李娥  弓晓雅  杨晓光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目的】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研究气候平均态和极端态变化对东北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域粮食稳产、高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分析东北地区1980—2018年的气候平均态和极端态变化对81个县域的玉米产量产生的影响。【结果】(1)东北玉米生长期内的平均温度、生长度日(GDD)、高温度日(HDD)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34℃·(10a)~(-1)、47.07℃·d·(10 a)~(-1)、5.15℃·d·(10 a)~(-1);降雨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是7.0 mm·(10 a)~(-1);平均温度、生长度日和高温度日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降雨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2)东北玉米气象产量在1980—1999年间呈增长趋势,增速为80.93 kg·hm~(-2)·a~(-1);在2000—2018年间呈减少趋势,速率为46.25 kg·hm~(-2)·a~(-1),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部向四周递增趋势,其中高值区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辽宁省变化最为稳定,且波动范围稳定在中间区域。(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知,在1980—2018年间,HDD对气象产量贡献最大,且作用效果为负效应,即极端态高温对东北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并且造成玉米减产;GDD产生正效应,即温度平均态使玉米产量增加,GDD累积值越大,增产越多;降雨量产生负效应,而温度和降雨量的交互项对东北玉米产量有正效应。【结论】在1980—2018年间气候平均态和极端态变化及对东北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温度的平均态、极端态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降雨量平均态呈现下降趋势,极端态高温和降雨量平均态导致东北玉米产量减少,平均态温度使东北玉米产量增加,且极端态高温对玉米产量影响程度最大。在未来东北玉米的种植管理上,要充分利用温度平均态并尽量降低极端态高温带来的危害以保障玉米高产稳产。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玉米气象产量  贡献率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607402);; 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