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洪涝风险胁迫下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

2023-05-05分类号:TU985.12;TU992

【作者】朱莹莹  陈耀  马玉红  徐恩凯  张淑梅  张艺鸽  田国行  
【部门】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中原环保郑州设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风景园林国际联合实验室  
【摘要】为提高城市生态防洪韧性,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网络,依据登封市2021年4月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分析枯水月、平水月以及丰水月的淹没范围,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电阻面纳入潜在生态廊道的识别与构建中,利用连通性分析和电路理论筛选匹配登封市的最佳扩散距离和廊道“宽度”,并综合分析廊道关键障碍点、夹点以及易涝区现状条件,提出了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策略。结果表明:1)14个汇水区内的林地在枯水月、平水月以及丰水月的平均雨洪消减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4.42%、80.85%、47.46%;2)在丰水月随着雨量增加林地逐渐成为在建设用地之下的第二大产流体,导致9.10 km~2的建设用地处于淹没风险区。位于洪涝高压区的告城镇受淹面积由枯水月的0.29 km~2扩大至丰水月的3.13 km~2。3)识别出26个重要源地、4个一般源地、56条潜在廊道、107处关键障碍点以及14处重要夹点。其中登封市东南地区关键廊道较窄且电流密度较高,多处重要夹点毗邻建设用地,且每条廊道均存在多个关键障碍点,多为城镇建筑、交通道路及废弃矿坑。4)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恢复颍河下游河道河岸缓冲带、增设河漫滩、拓宽河道行洪断面等生态策略以强化蓝绿空间融合,借助绿道与河流走廊的交织缝合串联各地坑塘水库,形成安全稳固的“化整为零、分散排水”的雨洪调蓄空间格局。本研究可为建设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提供参考。
【关键词】洪涝灾害  雨洪管理  蓝绿基础设施  生态网络  登封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8198);; 河南省城乡绿地资源与景观生态设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GXJD0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