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户收入差距与集体行动研究
2023-05-18分类号:F323.8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对微观个体行为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收入差距影响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2002—2018年的中国农村微观样本构建合成面板数据,采用年龄-时期-组群(APC)分解模型分析农户局部收入差距和经济性集体行动的变化规律,通过工具变量识别出两者之间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局部收入差距和经济性集体行动存在年龄、时期和组群效应,两者之间呈现反向变化规律,收入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着时期进程和出生组群呈现“倒U”型关系;(2)农户局部收入差距扩大会显著降低农户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的概率,在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后结论依然稳健;(3)家庭收入越高、资源禀赋越多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4)农户局部收入差距通过降低人际信任、减少社会互动等途径降低农户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的概率;(5)农村税费改革、农地确权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明晰了产权,是降低收入差距并促进集体行动的有效路径。本文的研究补充了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文献,并提供了来自中国农村的微观证据,为政府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集体行动 APC分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脱贫摘帽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的适宜路径与精准政策研究”(21AGL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收入差距的演变与相对贫困治理:服务业驱动模式的视角”(721730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精准扶贫”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