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性状的高粱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2023-08-01分类号:S514
【部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解析高粱育种材料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和遗传多样性,探讨育种材料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为高粱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263份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2015—2016年在山西榆次对其17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采用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计算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高粱种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F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高粱优异种质。【结果】263份高粱育种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0.497—2.075,其中,穗形的多样性指数最小,穗柄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不同年份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有所变化,变幅最小的是生育期,其次是穗长;变幅最大的是单穗粒重,其次是茎粗。育种材料综合评价表明在累计贡献率高于80%时,共发现11个主成分;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表型综合值(F值),高粱育种材料的表型性状综合值(F值)平均为0.464,恢复系L28的F值最高(0.581),保持系72B/DORADO双的F值最低(0.330)。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12个性状(主脉色、穗型、穗形、芒性、颖壳包被度、粒形、株型、茎粗、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和生育期)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可以作为高粱育种材料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基于F值进行聚类,将263份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的33份材料农艺性状优良,平均F值最高,可作为材料创新及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结论】参试高粱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高,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高粱种质是可行的;筛选出优异种质33份。
【关键词】高粱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基金】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202002-5);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项目(YZGC062);山西农业大学博士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22BQ04);; 杂粮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筹)课题(202204010910001-28);; 山西省博士毕业生;; 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晋工作奖励经费科研项目(SXBYKY2022071);; 山西省酿造高粱种业创新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xczx05);; 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23CYJSTX03-0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