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皮蜡质合成、运输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23-07-03分类号:Q945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阐明植物蜡质合成/转运的分子机制及调控网络,依据PubMed, 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表皮蜡质”和“植物”的中英文为关键词,检索了1974—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125篇,通过整理和归纳,分析以玉米为代表的植物蜡质代谢相关合成,转运及调控网络。结果表明:植物蜡质成分复杂,一般由超长链脂肪酸、烷烃、醛、醇、酮以及萜类和一些小分子次级代谢物组成。且不同植物及同一种植物不同器官蜡质含量及成分均不同。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表皮蜡质合成、运输及调控机理研究相对清楚,植物蜡质前体物质超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VLCFAs)在脂肪酰-CoA延长酶等多酶体系催化下合成,包括β-酮脂酰-CoA合酶、β-酮脂酰-CoA还原酶、β-羟脂酰-CoA脱水酶和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组成,合成后的VLCFAs通过脱羰基与酰基还原作用进入角质层蜡质合成途径,形成各种蜡质组分。单子叶植物蜡质合成及排列方式与双子叶植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异,如,拟南芥中ABCG32编码的脂质转运蛋白参与莲座叶角质层蜡质的形成,而玉米GLOSSY13、大麦的HvABCG31和水稻的OsABCG31主要是在幼叶表皮蜡质转运过程起作用。目前,玉米中发现的蜡质突变体超过了30多个,相关基因还有待挖掘。
【关键词】植物表皮蜡质 超长链脂肪酸 合成和运输 转录调控
【基金】海南省科技计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合项目(320LH012);; 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2022ZD040190502,2022ZD04019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130,31701437);; 国家现代玉米产业体系(CARS-02-1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