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赋能与实践理路——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
2023-05-15分类号:G611
【部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旨归在于培养乡村儿童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培养乡村儿童主体性的价值理性以及形塑乡村儿童规范性的行为自觉。家校社融合的教育场域能够发挥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增进乡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家庭文化赋予乡村儿童最初的情感力量和自我意识,学校文化促进乡村儿童爱国意识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培养,乡村文化是深化乡村儿童乡土情结和价值体认的精神纽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坚持提升价值认知的协同育人导向,实施情理共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有机互动的协同育人生态,强化主体性情感认知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耦合,促进乡村儿童价值信念的生成。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 乡村儿童 价值观教育 文化赋能 乡村教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归因与培育研究”(项目编号:BMA180036)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