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技术素养的公民品格建构——国际数字公民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德育变革的启示
2023-04-25分类号:G41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摘要】通过分析联合国、欧盟和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相关文献,发现国际社会对数字素养的关注呈现出从重视“技术素养”到提倡“公民素养”的趋势,强调数字化生存、交往、礼仪、道德、伦理、法规、权责等素养的重要性,由此催生一种新教育模式——数字公民教育。借鉴其理论体系、政策指引、课程教学与社会服务等经验有望为我国数字时代的德育变革提供创新思路,建议引入“联通主义”视角,开启跨学科研究范式;开发专业配套资源,提供支持型政策文本;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立场,探索参与式课程教学;鼓励多主体共育模式,激活全方位社会服务。数字时代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合格的数字公民,帮助青少年实现“虚拟—现实”生命状态的动态平衡、“线上—线下”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自主建构知情、安全、健康、自律、尊重、包容、积极、负责的数字公民品格。
【关键词】数字素养 数字公民身份 数字公民教育 公民品格 互联网+德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的多主体共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EEA210414)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