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RseB基因缺失对凡纳滨对虾致病性的影响
2023-07-15分类号:S945.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摘要】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海水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当温度为25~35℃时,容易暴发流行性的弧菌病。利用OverlapPCR和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溶藻弧菌RseB基因敲除缺失株。结果显示:与野生溶藻弧菌相比,在生长速度上,RseB基因显示出与生长具有相关性,RseB基因缺失提高了溶藻弧菌的生长速度;RseB基因缺失造成溶藻弧菌溶血性下降37.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RseB基因缺失菌株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开始死亡时间推迟4 h, LT_(50)推迟20 h。攻毒后的第24小时,RseB基因缺失菌株在对虾中的定殖能力下降53.4%。受溶藻弧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严重受到侵染,肝小管的排列顺序紊乱,并且间隙变大、边界线也逐渐模糊,肝胰腺小管的管腔消失;肝细胞的排列开始不规则,有些肝细胞形状很明显地肿大,甚至整个细胞开始变性,被伊红染深,细胞核开始消失。相同时间点的病理切片显示,RseB基因敲除菌株感染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受损情况相对较轻。
【关键词】溶藻弧菌 RseB 基因敲除 致病性 凡纳滨对虾
【基金】福建省区域发展项目(2021N3016);;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22009)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