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对比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
2023-05-15分类号:X524;X173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河湖生物链构建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比较在低、中、高3种浓度水平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Cu~(2+)、Zn~(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4种重金属中苦草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对Zn~(2+)的吸收量最高。苦草对Cu~(2+)、Zn~(2+)、Cd~(2+)、Pb~(2+)的最高吸收量分别为4.21、25.3、0.231、0.509μg/g, Cu~(2+)的中质量浓度组衰减比最高(47.33%),Zn~(2+)、Cd~(2+)、Pb~(2+)均为低质量浓度组衰减比最高,分别为33.13%、29.2%、45.7%;(2)重金属胁迫下,Cu~(2+)、Zn~(2+)高质量浓度组中苦草叶绿素a含量比Cd~(2+)、Pb~(2+)高质量浓度组下降幅度小,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则为Zn~(2+)>Cu~(2+)>Cd~(2+)>Pb~(2+),高质量浓度组下降幅度大。(3)苦草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0)在Cu~(2+)、Zn~(2+)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在Cd~(2+)、Pb~(2+)胁迫下均显著下降。光化学淬灭系数(Q_p)、非光化学淬灭效率(Q_n)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_(NPQ))均随重金属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其中Zn~(2+)、Cu~(2+)、Cd~(2+)、Pb~(2+)各质量浓度组Q_p下降幅度依次减小,而有效量子产量(Y_Ⅱ)随重金属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总体而言,苦草更适合用于去除水体中的Cu~(2+)、Zn~(2+),研究结果为重金属污染河道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重金属 苦草 去除 叶绿素 荧光参数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101-012-004);; 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20DZ 2250700)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