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三种亲本规格子代的生长、肠道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组学分析

2023-06-05分类号:S917.4

【作者】周振旗  关伟晔  谢昕洋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繁育亲蟹规格及其子代的生产性能是其产业上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应用个体生长测定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当前生产上3种主要育苗亲蟹规格(母本200~250g,父本300~350g;母本250~300g,父本350~400g;母本300g以上,父本400g以上)繁殖子代(规格A、规格B和规格C)的蜕壳与生长特性、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的组成差异。结果发现:在2次个体蜕壳与生长测定中,规格C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两种规格,但3种规格子代相互间的蜕壳增重率、蜕壳间隔、肥满度、肝胰腺指数和肌肉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均显示规格A低于其他两种规格,但3规格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而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3种规格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肝胰腺的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规格A与B间共有100种差异代谢物,规格B与C间共有77种差异代谢物,规格A与C间共有79种差异代谢物。对差异肠道菌群和差异代谢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规格A的代谢物生物喋呤与副梭菌属呈显著正相关;规格B的代谢物N-乙酰-D-甘露糖胺分别与硝基螺菌门、硝化螺菌属呈显著负相关;规格C的代谢物四氢二吡啶甲酸盐与乳酸菌属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亲蟹规格子代在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组成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亲蟹大小  蜕壳生长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基金】上海市中华绒螯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沪农科产字[2022]第4号)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