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治理何以提升社会质量——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阐述
2023-05-25分类号:D422.6;F49;F323
【部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乡村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策略选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城乡数字鸿沟、社会参与度低、数据融合性差等社会质量不高的问题。以社会质量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理清数字乡村和社会质量理论多维契合性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当前,数字乡村治理提升社会质量遵循着增加农民收入、美化乡村环境、营造乡风文明、维护乡村秩序的实践逻辑,凸显了坚持村民主体、倡导需求导向、保障共同参与、实现权责对等的优势特点。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和乡村治理的融合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数字乡村治理还存在着社会经济保障不足、政府绩效导向、短期碎片创新和传统乡村管理排他性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未来数字乡村治理需不断推动社会经济保障、增强社会凝聚信任、构建社会包容机制、完善社会主体赋权,最终实现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数字乡村 社会质量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在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数字弱势群体的权益研究”(202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