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近60年“二十四节气”起源地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2023-05-11分类号:P423;P426.614

【作者】吕爱丽  霍治国  吴海婷  郭志芳  
【部门】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目的]“二十四节气”长期以来对晋南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究其气候变化特征对农业适应性耕作和种植结构调整存在潜在影响。[方法]选取尧都区、翼城县、侯马市3个气象代表站1961-202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行趋势、滑动平均、Mann-Kendall分析、F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二十四节气的气温、降水均呈准正态单峰型分布,大暑气温最高,小寒气温最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至至秋分节气之间。(2)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和春季型节气升温趋势极显著,秋季型节气升温趋势显著,夏季型节气升温趋势不明显;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极显著,有21个节气升温趋势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最高气温升温趋势不明显。雨水是一年中升温最大的节气,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729℃/10a(P<0.001)。(3)多年来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谷雨和夏至两个节气降水减少趋势显著(P<0.05)。(4)反映降水的7个节气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温趋势,升温突变时间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反映物候的4个节气中,惊蛰和清明升温趋势极显著,5年平均气温滑动曲线变化为两峰两脊型,2000年以前为相对偏冷期,2000以后为相对偏暖期;小满和芒种节气升温趋势较弱,上世纪80-90年代有一明显谷值区,2000年以后气温明显升高。[结论]春初、秋末节气气温显著升高,作物生长季延长,研究成果对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时调整农事活动和种植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气候特征  气温与降水  时空变化  晋南地区
【基金】山西省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历法之源探究”(202002);; 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林果水旱灾害及其演变规律研究”(2017YFC15028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