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近远程耦合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为例

2023-08-04分类号:F323.22

【作者】朱思吉  孙俊  吴映梅  刘化  薛智轩  
【部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 揭示多空间尺度要素流动背景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态势。[方法]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在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度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剖析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 (1)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代谢总量和环境负载率分别从2.07×10~(23)sej和2.03上升至2.99×10~(23)sej和2.67,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而生态环境效益持续下降。(2)近远程要素能值比从0.01增长至0.24,能值交换率在0.03~0.11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由近程耦合主导,并不断向远程耦合转变;远程耦合以能值输出为主,能值交换始终处于亏损状态。(3)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84波动下降至1.36,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和改进的健康能值指数分别在0.26~0.89和30.87~104.49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健康水平面临衰退的风险。(4)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以滇中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中心-腹地-边缘”渐进型环带状空间格局。[结论] 近20年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过度依赖近程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模式,远程耦合结构尚不合理。未来需坚持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重点实施“引进来”的农业发展战略,优化系统远程耦合结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近远程耦合  可持续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  云南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明时期云南族群空间的建构与国家认同研究”(20FZSB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山地资源梯度开发与贫困农户生计耦合发展机理研究”(4176103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