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3-06-21分类号:F299.27;D630
【部门】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和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利用Moran's I测度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总体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也仅由濒临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等级。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上海属于良好协调,江苏和浙江属于初级协调,上游地区的贵州和云南耦合协调度最低,属于濒临失调。在城市层面,大致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长江经济带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并且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L-L”集聚区范围逐渐缩小。(3)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具有正向影响,在上、中、下游地区,这种驱动作用存在差异。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BMZ14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SKGH086);;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YBCS54)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